清流縣2026 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方案

日期:2025-08-08 21:29 來源:清流縣人民政府
| | | |

   

  目  錄 

  一、基本情況....................................... 2

  (一)森林資源及松林資源概況....................... 2

  (二)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2 

  二、目標與任務..................................... 4

  (一)防控目標..................................... 4

  (二)防控任務..................................... 5

  三、疫情防控....................................... 6 

  (一)防控區劃..................................... 6 

  (二)主要防控措施................................. 8 

  (三)監管措施.................................... 15 

  (四)監理措施………………………  ……………………  18 

  (五)檔案管理.................................... 19

  四、處置質量驗收及績效評價........................ 20

  (一)質量驗收.................................... 20

  (二)成效檢查與評價.............................. 21

  五、經費預算...................................... 21

  (一)防控經費預算................................ 21

  (二)資金籌措.................................... 22

  六、保障措施...................................... 23

  (一)組織領導.................................... 23

  (二)責任落實.................................... 23

  (三)防控機制.................................... 28 

  (四)資金籌措.................................... 28 

  (五)宣傳培訓.................................... 28 

  (六)督導檢查.................................... 28 

  附件:

  1.2025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情況統計表

  2.2025年松材線蟲病發生和死亡松樹分布情況一覽表

  3.2026年松材線蟲病防控區劃和計劃一覽表

  3-1.2026年松材線蟲病發生小班和除治性采伐計劃一覽表

  3-2.2026年松材線蟲病預防性采伐計劃一覽

  3-3.2026年松墨天牛綜合防治計劃一覽表

  4.2026年松材線蟲病防治經費預算表

  附圖:

  清流縣2026年松材線蟲病防控區劃圖和采伐小班示意圖 

    

  清流縣2026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方案 

  松材線蟲病是全球最具危險性、毀滅性的森林病害,松樹一旦感染松材線蟲病,40天左右就可死亡,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死亡。2018年來,該病害在我縣呈加速擴散態勢,已成為當前林業建設中造成損失最為嚴重的災害,形勢十分嚴峻。 

  自疫情發生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控資金,組織開展防治工作,努力遏制疫情的擴散蔓延。到目前為止,全縣累計(下同)完成防治性采伐改造松林99126畝(其中:除治性采伐改造55399畝、預防性采伐改造43727畝),清除各類死亡松樹(含瀕死樹,下同)28596株,松墨天牛生物防治53324畝、化學防治2079畝,掛設松墨天牛誘捕器3597套、誘殺松墨天牛成蟲160986只。 

  為進一步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松材線蟲病危害,保護全縣森林資源和國土生態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年修正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林生規〔20237)《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2024年版)》(林生發〔202478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科學防控松材線蟲病疫情的指導意見》(林生發〔202130號)《福建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閩林文〔202161號)《福建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疫木監管工作的通知》(閩林〔20221號)《福建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松墨天牛誘捕器使用和枯死松樹伐樁除害處理技術的通知》(閩林文〔202220號)《福建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疫區松木采伐和疫情除治管控工作的通知》(閩林文〔202255 號)《福建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疫木管控和非疫區松木外調管理的通知》(閩林文〔202363)》《松材線蟲病防控技術規程》(DB35T1451-2014)《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關于做好2026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方案編制的函》(閩林防檢〔20253)及《三明市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明林綜〔202155)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分布特點與防控目標,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森林資源及松林資源概況 

  我縣東與永安市交界,南與連城縣毗鄰,北、西與寧化縣接壤,東北與明溪縣相連。土地總面積270.95萬畝,林地面積231.44萬畝,森林面積(含喬木林、竹林、特殊灌木林)217.2萬畝,天然林面積126.05萬畝、人工林面積102.36萬畝;森林覆蓋率80.19%,林木綠化率80.26%,森林蓄積量1631.06萬立方米。境內設有13個鄉鎮(14個建檔單位)、111個行政村。全縣松林面積80.69萬畝,占林地面積的34.86%。全縣生態公益林面積65.82萬畝,其中:國家級生態公益林57.79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8.03萬畝。松樹作為鄉土樹種中最大的種群,松樹資源在我縣森林資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1.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2020年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發生面積38742畝,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田源、嵩口及長校共8個鄉鎮36個村355個小班;2021年秋季普查松材線蟲病發生41776畝,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田源、嵩口及長校共8個鄉鎮50個村379個小班;2022年秋季普查松材線蟲病發生38716畝,主要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田源、嵩口及長校共8個鄉鎮48個村331個小班;2023年松材線蟲病發生35510畝,主要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田源、嵩口及長校共8個鄉鎮47個村317個小班;2024年松材線蟲病發生29298畝,主要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嵩口及長校共7個鄉鎮48個村282個小班(見表1)。 

  1 

  清流縣疫情發生情況列表

年 度

疫情發生情況

死亡松樹分布情況

疫點鄉鎮/ 

分布小班/ 

分布面積/ 

病死松樹/ 

分布鄉鎮/ 

分布小班/ 

分布面積/ 

數量/ 

2020 

8 

355 

38742 

1832 

12 

1723 

180429  

6620 

2021 

8 

379 

41776 

1568  

12 

775 

84476 

3541 

2022 

8 

331 

38716 

1392 

10 

536 

61572 

2903 

2023 

8 

317 

35510 

1405 

10 

1070 

93605 

5215 

2024 

7 

282 

29298 

993 

13 

637 

57816 

4888 

備注:2022年秋普上報疫情分布小班332個,因田源鄉田口村015-13-070080合并為015-13-070,實為331個小班 

    

  2.2025年度任務完成情況 

  當前,2025年度已完成防治性采伐改造松林22597畝(其中:除治性采伐改造8204畝、預防性采伐改造14393畝)占任務數9000畝的251.1%;清理各類死亡松樹4888株、清理率100%;掛設松墨天牛誘捕器50套、誘殺松墨天牛成蟲840只(詳見附表1)。 

  3.當前疫情發生情況 

  全縣現有疫情面積27744畝(其中:上年度結轉面積21093畝、當前新增面積6651畝),分布在余朋、沙蕪、賴坊、李家、靈地、嵩口及長校7個鄉鎮49個村265個小班;41日以來清理死亡松樹2116株,預計全年清理死亡松樹4640株(詳見附表2)。 

  二、目標與任務

  (一)防控目標 

  1.2025年攻堅目標:以“消存量、控增量”為總目標,堅持“治(疫情除治)改(松林改造提升)防(重點生態區防御)”并舉、標本兼治的防控策略。消存量,實現控制一批、壓縮一批、拔除一批;控增量,實現新發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治、早拔除”。到2025年,全縣疫情發生面積不超過2.2萬畝,鄉鎮級疫點數量控制在8個以內,努力實現省林業局提出的“疫情發生面積和鄉鎮級疫點數量雙下降,鄉鎮級疫點數量控制在8個以內”的目標。 

  2.2026年度目標:一是實現疫點數量不增加,疫情面積比上一年度減少7%以上,發生面積不大于2.2萬畝。二是非干旱、火燒及其他明確由人為致死的死亡松樹數量比上一年度減少5%以上,死亡松樹不大于4640株。三是力爭2025年底實現田源鄉拔除疫點。 

  3.新發疫情控制目標:新發生疫點應當自確定之日起,力爭1年內實現基本無疫情;孤立疫點、區域位置顯要和危害性大的疫點,應當在限期目標下達后2年內實現無疫情。 

  (二)防控任務 

  1.監測普查。全面運用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監管平臺APP對全縣80.69萬畝松林及松樹分布區,開展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與日常監測月巡查,覆蓋率100%,及時發現,準確鑒定,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疫情。

  2.死亡松樹清理。在全縣范圍內及時清理在日常監測月巡查與秋季普查過程中發現的所有死亡松樹(含瀕死松樹)。根據近年死亡松樹發生情況及當年的氣象條件,預計2026年全縣死亡松樹4640株(含一級保護公益林中的死亡松樹),并嚴格就地實施粉碎、削片(旋切)或焚燒等除害處理。 

  3保護性采伐改造。計劃對全縣疫情部分小班的松林實施除治性采伐,高度疑似疫情小班、疫情發生小班毗鄰小班及其延伸小班的松林,實施預防性采伐改造,以防止疫情的擴散,嚴防疫情反復,鞏固防治成效。2026年度擬完成采伐林20384畝(其中除治性采伐改造8123畝、預防性采伐改造面積12261畝),防治性采伐改造涉及192個小班(其中除治性73個、預防性119個),位于余朋、沙蕪、賴坊、李家、田源、嵩口、長校、溫郊、嵩溪、林畬和龍津共11個鄉(鎮)和省國有林場場部工區(嵩口鎮)(詳見附表33-13-2

  4.媒介昆蟲松墨天牛誘捕器監測。全縣發生除治區部分疫情發生小班及就地除害處理點掛設50套松墨天牛誘捕器(原有),購置APF-Ⅰ增加持久型誘芯150個,監測(誘殺)松墨天牛成蟲。(詳見附表3-3)。 

  5.檢疫檢查。含山場檢查、落地檢查(即復檢)、市場檢查(包括涉木企業檢查),由林業執法隊伍牽頭,森林警察、森防檢疫等配合,電力、通信、水利、公路、鐵路等部門及其項目建設工地的松木材料開展檢疫執法檢查,加強松木采伐、生產、運輸、加工、臺賬等監管工作,嚴厲打擊涉疫松木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內防擴散,外防輸入。

  6.質量保證。所有采伐的松木都要進行除害處理(焚燒、切片、旋切等)。

  7.新增疫情除治。方案經省防檢局審核后,若有新增疫情可憑疫情鑒定報告實施除治性采伐審批,或經市林業局審定并報省林業局備案的《清流縣2026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補充實施方案》實施。 

  三、疫情防控

  (一)防控區劃 

  1.分區。照合理區劃、分類施策的原則,結合重點生態區位防御任務要求,綜合本縣松材線蟲病和死亡松樹發生、分布情況,充分考慮各重點生態區位及功能的不同,將全縣80.69萬畝松林劃分為松材線蟲病發生除治區和重點防控區2個防控類型區(詳見附圖1)。 

  2.對策。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類型區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進行科學防控。

  1)發生除治區。將嵩口、余朋、沙蕪、賴坊、田源、靈地、李家和長校8個鄉鎮級疫點為發生除治區,涉及松林面積57.58萬畝,并采取以下對策:一是加強檢疫封鎖和檢查,落實疫木監管責任,強化疫木除害過程監管,防止疫情擴散。檢查除治山場周邊村莊房前屋后薪材、木材存放情況。常態化對使用、加工經營木材及其制品企業、種苗基地開展檢疫檢查,打擊查處違法違規調運、使用、加工經營疫木及其制品的行為。二是實施快速拔除,2026年擬保護性采伐松林14396畝(其中除治性采伐改造8123畝、預防性采伐改造面積6269畝),盡快采伐改造疫情發生小班以及疫情發生小班周邊的松林,或發生不明原因死亡松樹的松林等;三是落實責任,清理所有死亡松樹及直徑1厘米以上的枝椏;四是加強監測普查,全面開展疫情監測普查,以日常監測與專項普查相結合,及時取樣檢測鑒定。 

  2)重點防控區。轄區內除發生除治區外的鄉鎮(龍津、里田、林畬、嵩溪、溫郊)為重點防控區,涉及松林面積23.11萬畝,并采取以下對策:一是嚴格檢疫管理,檢查山場周邊村莊房前屋后薪材、木材存放情況,加強對異地調入松木及其產品復檢力度,對轄區內涉木企業進行檢疫檢查,防止疫情傳入;二是加強監測普查,重點加強疫情監測,以日常監測與專項普查相結合,建立和完善疫情監測、報告制度,確保及時發現疫情;三是實施采伐改造,2026年擬實施預防性采伐改造面積5992畝,對突發疫情開展應急除治,嚴防疫情擴散;四是落實責任,及時、全面、規范清理防控區內發現的死亡松樹,并就近就地進行除害處理;五是實施松林改造提升,提高森林自身防御能力。 

  (二)主要防控措施 

  1.監測普查 

  組織形式:由縣林業局牽頭,各鄉鎮林業站、國有林場等組織測報員、護林員,按轄區對全縣80.69萬畝松林及松樹分布區,以“人工地面﹢無人機”的方式,實施日常監測與專項普查。

  1)時間要求 

  9-11月開展松材線蟲病秋季專項普查;其余時間常態化巡查,一般3個月至少巡查一遍,2月、5月、8月各巡查一次,重點區域加大巡查頻次,每月一次。 

  2)技術要求 

  日常監測:對未發生疫情和已實現無疫情的松林(小班、散生松林),重點是電網和通信線路的架設沿線,通信基站、公路、鐵路、水電等建設工程施工區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邊,自然保護地,原發疫情小班周邊以及疫區毗鄰地區,調查是否出現松樹枯死、松針變色等異常情況,取樣鑒定是否發生松材線蟲病,對確認新發疫情松林小班及周邊地區進行詳查。

  疫情普查:對轄區內所有松樹分布區進行調查,對可疑發病林分按技術規范要求,抽取樣品進行分離鑒定。確定疫情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和病死數量,繪制發生分布圖,填寫松材線蟲病樣品檢測記錄表、死亡松樹分布與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一覽表,收集相關數碼資料,為制定年度防控方案提供依據。

  無人機監測:利用無人機“查缺補漏”,主要監測范圍是:疫情發生小班及周邊、死亡松樹經常發生附近山場,懷疑可能發生死亡松樹的區域等。

  取樣 

  1)取樣對象。選擇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的松樹進行取樣:

  ——針葉呈現紅色、紅褐色、黃色、黃褐色、淡黃色并成束下垂,不易脫落的;

  ——整株瀕死、枯死,或者部分枝條萎蔫、枯死的;

  ——樹干不新鮮的松樹切口、斷面松脂滲出極少或者無松脂滲出的;

  ——嫩枝韌皮部有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蟲取食痕跡,或樹干部有媒介昆蟲的產卵刻槽、侵入孔的。

  不選擇往年枯死松樹,不選擇針葉或樹皮已全部脫落、樹干部有媒介昆蟲羽化孔、材質已腐朽或徹底干燥的枯死松樹。

  2)取樣部位。對于整株表現出典型癥狀的,在樹干下部(胸高處,約1.5米)取樣,5米以上高大松樹,或即死即清的松樹增加中、上部位取樣;對于部分枝條表現癥狀的,在萎蔫、枯死的枝條或樹干上部(主干與主側枝交界處)取樣。對于樹干內發現媒介昆蟲蛹的,優先在蛹室周圍取樣。 

  3)取樣方法。在取樣部位剝凈樹皮,用砍刀或者斧頭直接砍取或使用專用取樣鉆直接鉆取100200克木片或木屑;或者將枯死松樹伐倒,在取樣部位截取23厘米厚的圓盤。取樣時應避開采脂、環剝或其他原因導致機械損傷的部位。 

  所取樣品應當用封口袋等包裝,長距離運輸需留出透氣孔(圓盤的長距離運輸要做好防止天牛逃逸措施),并及時貼上標簽,標明樣品號、取樣地點(需標明地理坐標)、樹種、樹齡、取樣部位、取樣時間、取樣人和聯系電話等信息。      

  4)取樣數量。日常監測發現有異常死亡松樹的小班,死亡松樹數量不足5株的,全部取樣檢測;死亡松樹數量超過5株的,先選擇5株具有典型癥狀的松樹進行檢測。如檢測到松材線蟲,可不再取樣;如未檢測出松材線蟲,但在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異常死亡松樹數量增加的,應繼續取樣檢測。重點預防區可視情況增加取樣數量。對已經確認疫情的鄉鎮,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取樣。 

  5)樣品的保存與處理。采集的樣品應當妥善保管并及時分離鑒定,樣品分離鑒定后須及時銷毀。樣品若需短期保存,可將樣品裝入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在袋上扎若干小孔(若為圓盤無需裝入塑料袋,但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天牛羽化逃逸),放入4℃冰箱,若需較長時間保存,要定期在樣品上噴水保濕。 

  7.分離鑒定 

  1)分離。采用貝爾曼漏斗法或者淺盤法分離松材線蟲,分離時間一般需12小時以上。將分離液體收集到試管或者燒杯中,通過自然沉淀或者使用離心機處理后進行鑒定。 

  2)鑒定。形態學鑒定。僅適用于雌雄成蟲,以雌成蟲為主。將制作好的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判別是否為松材線蟲。若分離的線蟲為幼蟲,需培養至成蟲后進行鑒定。

  8.疫情確認與上報 

  對松材線蟲病非疫情鄉鎮,死亡松樹經初步取樣鑒定有松材線蟲的,需送樣品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指定的省級檢測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確認。

  發現新增疫情小班應用“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監管平臺”及其移動端監測APP,以松林小班為單位實時更新工作動態和疫情數據。 

  2.死亡松樹清理 

  適用于全縣范圍內的兩種區劃類型。

  1采伐改造山場死亡松樹的采伐與清理。確定實施采伐改造松林的范圍和面積后,在實施采伐前,必須先行清理伐區內的死亡松樹(含瀕死樹,下同)。死亡松樹清理由所在鄉鎮聘請的防治服務或申請采伐業主組織實施。

  2普查和監測過程發現的死亡松樹的清理。死亡松樹清理由所在鄉鎮聘請的防治服務組織實施,林業站全程旁站式監理監管;特殊情況的由縣林業主管部門指定防治服務組織清理。

  3)時間要求。9-翌年3月的所有死亡松樹必須在3月底前全面伐除完成除害處理,4-8月新發現的所有死亡松樹應于1-2個月集中伐除一次,完成除害處理。 

  4)技術要求。所有死亡松樹必須嚴格實施就地除害處理。死亡松樹的伐樁高度低于5cm,伐樁及根部裸露部分剝皮;若伐樁發現天牛入侵孔、羽化孔或蛀道,則在伐樁上放置磷化鋁1-2粒,用0.8mm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蓋,用繩子或膠帶在伐樁底部捆緊,用土四周壓實塑料薄膜死亡松樹主干及其直徑1 cm以上的松枝椏一并就地實施粉碎(削片)、旋切或者燒毀等除害處理。野外用火嚴格按《森林防火條例》規定執行,選擇雨天或雨后天氣的清晨燒毀。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堆燒應提前三日書面告知當地供電公司并在其派員安全監護下進行,確保野外用火一切安全。所在鄉鎮(街道)要指派專人加強疫木除害監管,徹底集中燒毀,焚燒全過程施工單位要有專人看管,必須要拍照或攝像存檔,焚燒完畢要用水、土等徹底熄滅余火,確保用火安全。 

  5)數據上報。按照省上時間要求,應用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平臺”及移動監測APP采集上報疫木除治數據。 

  3.保護性采伐 

  組織形式:各鄉鎮林業站及國有林場監管,采伐業主實施。

  按照《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林生規〔20237《福建省林業局關于印發〈福建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的通知》(閩林文〔202161號)《松材線蟲病防控技術規程》(DB35/T 1451-2014)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松林改造。 

  2026年計劃防治性采伐改造20384畝(其中除治性采伐改造8123畝、預防性采伐改造面積12261畝),防治性采伐改造涉及192個小班(其中除治性73個、預防性119個),位于余朋、沙蕪、賴坊、李家、田源、嵩口、長校、溫郊、嵩溪、林畬和龍津共11個鄉(鎮)和省國有林場場部工區(嵩口鎮)(詳見附表3-13-2

  1)審批管理要求:根據本《方案》(附表3-12)中疫情發生和死亡松樹分布情況,縣林業局協調相關單位及責任人,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及時辦理保護性采伐審批手續。

  2)時間要求:原則上疫木采伐、林地清理、疫木除害等工作應在媒介昆蟲天牛非羽化期內(當10月至翌年3月底)集中進行。 

  3)技術要求:伐除審批范圍內的所有寄主松樹。

  疫木處理:所有疫木必須在山場就地實施粉碎(削片、旋切)或者燒毀處理,粉碎物粒徑不超過1cm(削片厚度不超過0.6cm),旋切厚度小于0.3cm。木芯和邊角料等剩余物必須及時粉碎或燒毀、碳化處理。本處“山場就地”是指采伐山場、采伐山場的山下或者集中連片疫情發生區域內的適宜場所。

  伐樁處理:松木伐樁高度不大于5cm,開便道暴露地面的松樹樹頭必須掩埋。林分中死亡松樹的伐樁按“死亡松樹清理”技術要求執行。 

  采伐跡地處理:采伐跡地上直徑超過1cm以上的松枝椏、開便道暴露地面的松樹頭等采用煉山、堆燒等進行全部清理。 

  保護性采伐山場設立除治標識(如地點、面積、除治方式等),并按省上要求及時上報疫木除治數據。

  4.掛設松墨天牛誘捕器進行監測 

  組織形式:相關林業站實施,縣森防檢疫站監管。

  4-11月,在發生除治區疫情小班分布死亡松樹較多的中心區域(嚴禁在疫情發生區和非發生區交界區域使用),選擇林中空地、林道旁或山脊兩側等相對通風地段掛設松墨天牛誘捕器,監測(誘殺)松墨天牛成蟲,降低林間松墨天牛種群密度。誘捕器專人管理,以鄉鎮(林場)為單位編號。每個誘捕器設置后編號也隨之固定,不得隨意變動。誘捕器掛放后需測定經緯度、及時填寫誘捕松墨天牛統計表,并在1:10000林相圖上標注位置。按照誘芯高效持續期,每月或兩個月更換一次誘芯。2026年計劃掛設誘捕器50個,其中主要集中在沙蕪鄉、賴坊鎮及李家鄉。 

  5.檢疫檢查 

  由縣林業局組織縣林業執法隊伍、森林警察大隊、森防檢疫站、鄉鎮林業站等單位聯合開展,一是對保護性采伐山場、死亡松樹清理現場、農戶房前屋后等的疫木檢查;二是不定期對木材加工廠、使用木質包裝材料(含包裝箱、墊木等)單位進行檢疫檢查;三是對從轄區外調入的松木及其制品嚴格執行檢疫申報、檢疫復檢、臺賬管理和使用回收銷毀等管理制度,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從疫區調入松苗、松木及其制品,杜絕人為傳播。

  6.安全生產 

  嚴格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有關鄉(鎮)人民政府、國有林場和自然保護區推動落實生產安全屬地領導責任,應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加強生產安全培訓,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督促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及法定職責,嚴格實施人員野外作業、死亡松樹除害用火用藥、森林防火、生態環境及人員傷亡等各項安全措施。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關鄉(鎮)人民政府、國有林場和自然保護區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發現安全隱患必須立即整改、閉環清零,牢牢守住底線,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三)監管措施 

  1.亡松樹監測。通過日常監測與專項普查,結合林長制森林管理機制,建立縣、鄉(鎮)、村(專職巡山員)網格化林業有害生物害監測與源頭監管機制,及時發現死亡松樹。

  2.死亡松樹清理及清除質量監管。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積極采取由防治專業隊承包的形式,開展死亡松樹清理工作,提升防控效果。為確保作業質量,死亡松樹燒毀處理時,必須全過程旁站式監理監管,填寫相關的現場記錄表格,現場人員監管要簽字確認,焚燒過程注意防火等確保安全。

  3.疫木采伐監管。在采伐審批前,以“松材線蟲病疫木采伐、運輸管理告知書”(新版)告知采伐申請單位(個人)采伐鄉鎮是否為疫點、疫木采伐時間、疫木除害和運輸等特殊要求,以及違法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并要求其確認簽字;采伐申請單位(個人)在辦理松樹采伐審批手續時,應知曉《松材線蟲病疫木采伐、運輸管理告知書》。對預防性采伐、除治性改造的松林山場采伐期間,林權單位應根據伐區生產的具體情況,在采伐作業前,確定具體的監管人員,安排專人看管好采伐木堆頭,將責任落實到人,嚴禁群眾偷盜采伐木及揀拾松枝椏當薪柴。

  4.疫木運輸監管。采伐木憑《檢疫處理通知單》調運到林業主管部門確認的采伐木加工處理點進行旋切或切片,疫木兩端橫切面可不噴紅漆標記,當地鄉鎮林業站應建立采伐松木運輸臺賬,《檢疫處理通知單》由松樹采伐地所在地鄉鎮林業站簽發。嚴格疫木源頭管理,及時推進作業進度,力求伐區生產及木材調運在20263月底前全部完成。當地林業站、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疫木采伐、運輸、加工情況進行監管,嚴防疫木流失。

  5.疫木除害處理監管。 

  ①疫木除害處理企業。所除害處理場所需采取封閉式規范管理,應具備圍墻(圍欄等)、堆場、大門和門衛等基本條件,在松木加工區域配置視頻監控系統,制定疫木除害處理管理措施(包括疫木除害處理承諾書、疫木除害處理管理制度、疫木堆頭管理制度)。我縣余朋鄉、沙蕪鄉、賴坊鎮、李家鄉、嵩口鎮、田源鄉及靈地鎮的疫情屬于集中連片,疫點鄉鎮疫木可以互拉。疫情發生鄉鎮適宜除害處理點為:清流縣九龍湖木業有限公司(沙蕪鄉)、三明清流匯翔木業有限公司(沙蕪鄉)、清流縣勝嶼林業有限公司(賴坊鎮)、清流縣源昌木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田源鄉)、清流縣順彬木業有限公司(余朋鄉)、福建立興林業有限公司(嵩口鎮)、李家鄉盛益木材加工經營部(見表2,這些除害處理點都可以接收各鄉鎮疫木。同時我縣將根據疫情發生情況及疫木除害處理需要,在防治山場就近增設疫木除害處理點。新增疫木就地除害處理點由縣林業局黨組研究確定,并向縣政府辦報備。重點防控區因征占用林地等采伐的疫木,可就地除害處理(就地除害處理點由縣林業局確定),或運至發生處理區除害處理點除害處理。嚴禁發生除治區內的疫木運到發生除治區外除害處理。

  2 

清流縣松材線蟲病疫木除害處理(旋切/削片)企業匯總表

鄉鎮

企業名稱    

地址

聯系人

聯系電話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日處理能力(m3、噸) 

余朋鄉

清流縣順彬木業有限公司

余朋鄉東坑村

方勝強

15605069967 

91350423MA34Q4L29H 

80m3

沙蕪鄉

清流縣九龍湖木業有限公司

沙蕪鄉鐵石村

黃水華

15859818936 

91350423L171276922 

30m3 

沙蕪鄉

三明清流匯翔木業有限公司

沙蕪鄉新磯村

陳玉坤

13850525566 

91350423MA31PPT10G 

28m3 

賴坊鎮

清流縣勝屹林業有限公司

賴坊鎮官坊村

林伙根

13605992425 

91350423MAC8Q9YH8W 

80m3/100

李家鄉

李家鄉盛益木材加工廠

李家鄉新亭新村

陳秀華

18959459262 

91350423MA8UB5XU88 

55m3/70

田源鄉

清流縣源昌木制品加工有限公司

田源鄉田口村

翁德恒

13859131908 

91350423MA31XQMR52 

70 m3 

嵩口鎮

福建立興林業有限公司

嵩口鎮圍埔村

陳麗英

18806014979 

91350423MA8RFBJT6P 

240 

嵩口鎮

三明市閩富恒貿易有限公司

嵩口鎮嵩口村

鄒詩平

15759088898 

91350423MA8U1J5M8A 

60m3/80

  ②疫木就地除害處理與監管。發生疫情的鄉鎮疫木除害處理依據就地就近除害處理原則強化管理,疫木除害處理企業調入的疫木,只能進行旋切或切片,禁止轉賣、異地加工或轉作他用,并指定專人接收疫木,建立松木調入臺賬;并要將調入每車疫木過磅數量、車號照片和除害處理進度實時上傳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監管平臺移動客戶端App。疫點鄉鎮和非疫點鄉鎮的疫木分區、標牌堆放,加工剩余物及時燒毀,不得作為他用或運出廠區。所有疫木(含木芯、邊角料等)應于3月底前完成除害處理。疫木除害處理完畢和清場之后,提請當地林業站進行現場核查驗收。

  (四)監理措施 

  1.監理依據 

  明確監理單位的監理依據,依據國家及省、市行業的有關政策、文件等有關技術規范。對施工質量實施監理,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2.監理機構與監理內容 

  1)監理機構 

  縣自然資源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理,作為監理單位。

  2)監理內容 

  ①施工前期監理:檢查施工單位擬定的項目具體實施方案、進度計劃安排是否符合《實施方案》和《施工合同》。包括時間安排、勞力組織、物資材料等。

  ②施工階段監理:檢查技術要求落實到位,時間節點是否符合防控要求,藥品質量是否合格,防控質量是否到位。

  a.死亡松樹清理是否按技術要求實施,死亡松樹及直徑超過1厘米的枝椏除害處理要徹底,做到不遺漏、不流失;

  b.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及時整改,出具整改通知書等;

  c. 對公司完成工作量及工程進度進行確認;

  d. 提交階段性監理記錄、監理報告、總結等。

  3.監理方法與要求 

  采取巡視式現場監理,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開展防治作業,核實防治作業工作量,發現問題及時書面通知業主與施工方,督促施工方限時整改。

  監理單位隨機抽查核實死亡松樹清理數量、除害質量、防治作業面積、防治材料等,并在檢查驗收前提交監理報告。

  監理比例:階段性隨機抽查驗收。抽查驗收小班數量不低于死亡松樹小班數量15%

  (五)檔案管理 

  1.檔案內容。主要包括防治方案、應急預案,有關文件(包括本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領導重要講話、重要政策、資金配套安排、專題會議和督查通報等);松材線蟲病監測普查材料(秋季普查報表、取樣鑒定表、發生小班表等);檢疫檢查相關材料(涉木企業備案、檢疫和檢查情況);防治相關材料(包括防治和監理合同、防治和監理記錄、進度報表、檢查驗收、工作總結等),以及聯防聯治、宣傳培訓等相關圖片或影像資料等。

  2.檔案管理。各鄉鎮、自然資源(林業)各單位及相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檔案資料。按照檔案管理的規范和要求,對涉及松材線蟲病防控的所有文件、方案、報表、政策、備案表以及各種圖片和影像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歸檔并妥善管理。

  四、質量驗收及績效評價

  (一)質量驗收 

  1.織形式:鄉(鎮、場)自查,縣自然資源局根據實際情況委托第三方或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多形式進行抽查。

  2.檢查時間:根據各項防治技術開展的時間和檢查內容,確定各項防治措施的檢查時間。松材線蟲病防治檢查每年開展2次,第1次春季檢查安排在4-5月間;第2次年度檢查安排在12月至翌年1月。4-10月份開展誘捕器掛設、換藥、收蟲抽查工作;4-6月檢查白僵菌防治情況;日常開展松林巡查及死亡松樹清理抽查。 

  3.檢查內容:⑴死亡松樹清除任務完成情況;⑵保護性采伐任務完成情況和質量;⑶松墨天牛綜合防治措施完成情況;⑷疫情監測、秋季普查情況;⑸除害處理場所疫木除害處理情況,除治山場周邊居民房前屋后薪材、木材存放情況;⑹內業技術資料收集和檔案建立情況。

  4.檢查方法:采取外業和內業相結合的檢查方法。內業檢查由各林業站自查、林業局抽查,外業檢查由各林業站組織相關單位對除治山場的施工質量、進度進行,林業局組織按比例進行抽查。

  5.不合格的處理措施 

  縣自然資源局(林業局)組織相關部門對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對不合格的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經屢次整改不合格的進行全縣通報,約談,按合同條款扣除工程款,直至解除合同。

  (二)成效檢查與評價 

  1.組織形式。根據松材線蟲病防控情況,采取縣級自查、設區市核查的形式組織開展。

  2.檢查時間。秋冬季,可結合秋季普查結果復核工作進行。

  3.檢查內容。檢查防控區內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情況,媒介昆蟲防治、疫木除治、疫木監管、檢疫封鎖等情況。

  4.成效評價。對照上年度秋季普查疫情發生情況,評價年度防控成效。檢查結果納入林長制考核,評定分值。并對社會化防治服務組織進行信用評價,上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

  五、經費預算

  (一)防控經費預算 

  按照清流縣2026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計劃,松材線蟲病防控經費預算共為1002.8358萬元,主要由以下七項構成: 

  1.疫情監測普查經費24.207萬元 

  全縣松林面積80.69萬畝,監測內容包含日常監測與專項調查等。按平均每萬畝0.3萬元計,共需監測經費80.69萬畝×0.3萬元/萬畝﹦24.207萬元。 

  監測普查經費含購置無人機等普查設備。

  2.清理各類死亡松樹經費324.8萬元 

  4640株×0.07萬元/株﹦324.8萬元 。 

  3.誘捕器誘捕松墨天牛經費3.1萬元 

  掛設誘捕器50個。 

  ①誘芯:50//次×3次×140/2.1萬元;

  ②工資(含繩子等材料費):50/年×200/1萬元;

  4.防治性采伐改造經費611.52萬元 

  1)林地清理費。要求松木伐樁1cm以上枝椏的就地除害處理,除治性采伐改造林地清理費用預計8123畝×300/243.69萬元;預防性采伐改造林地清理費用12261畝×300/367.83萬元,待防治性采伐改造第三方驗收合格后由保險理賠費支出,林分未參保或不足部分采伐申請者自理。

  2)采伐設計費。由申請采伐者支付。

  5.檢疫執法工作經費10萬元 

  包括檢疫執法檢查(含制服)、檢疫復檢,疫木監管與加工企業管理。

  6.防治管理經費29.2088萬元 

  用于方案制定、監理、招投標、專家評審、宣傳、培訓(業務交流),除治督導、檢查驗收、考核、會議等費用,按照防治費用973.627萬元×3%29.2088萬元。

  7.若發生新疫情,除治費用另行預算。 

  (二)資金籌措 

  2025年度我縣松材線蟲病防控經費預算共為1002.8358萬元,這是一項防災救災工程,依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閩政辦〔201561號),防控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林業部門積極向上爭取、保險理賠等多渠道多層次籌集防治資金保障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 

  根據《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和《清流縣林長令第3號》精神,實行政府、林業“雙線”目標管理,松材線蟲病預防和除治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各相關職能單位的日常工作議事日程。做到領導責任到位,目標任務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規章制度到位,考核獎懲到位。同時,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現場督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協調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落實林長制,進一步完善重大生物災害防控工作機制,壓實疫情防控屬地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防控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二)責任落實 

  堅持“屬地管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原則。

  縣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

  負責全縣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縣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具體負責松材線蟲病防控方面相關日常事務。

  各鄉(鎮)人民政府

  是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責任的主體,對本轄區的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負總責,要不折不扣貫徹中央有關生態安全保護的決策部署,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落實國務院有關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治決策部署;要按照防治目標責任制,將松材線蟲病防治目標完成情況列入本級政府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林長制考核內容,確保防治責任落實到位,按時完成防治目標任務;要將松材線蟲病疫情普查、監測預報、檢疫封鎖、疫情除治和防治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要精心組織除治專業隊伍,并加強除治專業隊的管理,切實采取措施,及時開展保護性林分改造;要制定本行政區域有關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治的應急預案和防治方案,并全面組織實施,確保疫情防治組織到位,疫情處置到位。必須清理除害死亡松樹,護林員必須加強對轄區內松林監測調查,發現死亡松樹,及時報告,并對不明原因的死亡松樹進行取樣,送縣森防檢疫站檢測。 

  縣發改局

  加強鐵路等在建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縣工信局、國網清流供電公司

  1.加強電力等建設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2.支持林業部門在相關電力線路區域開展疫情除治。

  縣住建局

  加強房地產等建設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的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縣交通運輸局

  1.負責公路兩側用地范圍內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進行清理除害,采取即死即清,并及時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通報情況;

  2.加強在建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3.督促道路、水路等貨運單位承運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時查驗《植物檢疫證書》。 

  4.督促疫區內寄遞企業落實對收寄松科植物及其產品的《植物檢疫證書》查驗。

  5. 協調高速兩側用地范圍內松材線蟲病防控,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采取即死即清進行除害處理,并及時向當地林業部門通報情況。

  縣水利主管部門

  負責水利工程及河流湖庫管轄范圍內綠化區域疫情防控,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進行清理除害(每 年3月底、12月底前各全面清理1次,4-8月每個月清理1),并及時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通報情況; 

  2.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縣城建服務中心

  1.負責城市公園綠地和園林綠化帶等區域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進行清理除害 (每年3月底、12月底前各全面清理1次,4-8月每2個月清理1),并及時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通報情況; 2.加強市政工程建設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的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電信、移動、聯通、融媒體

  1.負責加強通信基站、鐵塔等項目中松木及其包裝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2.支持林業部門在相關通訊線路區域開展疫情除治,在林區鐵塔上安裝監測設備。 

  上述單位督促工程建設單位或相關企業: 

  1.在采購含有木質包  裝材料的貨物時,要求供貨商依法提供《植物 檢疫證書》; 

  2.在貨物到達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植物檢 疫證書》交調入地縣級 林業防治檢疫機構查驗,并建立木質包裝材 料調進、使用管理臺賬 ; 

  3.承載、包裝、鋪墊、支撐、加固設施設備涉及使用松木材料的,事先將施工時間、地點通報所在地縣級林業防治檢疫機構;在施工結束后,及時回收或者銷  毀用畢的松木材料。 

  縣公安局

  依法嚴厲打擊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犯罪活動。

  縣自然資源局(林業主管部門)

  1.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普查、檢疫監管及疫情除治;

  2.開展檢疫檢查,嚴防疫木及其制品非法流通,對違法違規調運松木及其制品行為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3.按照地方政府部署,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督查考核機制,組織開展督查檢查考核工作;

  4.負責協調疫情防控所涉部門;

  5.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宣傳培訓。

  6. 加強礦業建設與生產過程中松木材料使用管控,不使用來自疫區的松木及其包裝材料。

  縣市場監管局

  與林業部門聯合開展對商貿市場的林業植物檢疫執法檢查,嚴防疫情人為傳播。

  縣鐵辦

  協調鐵路兩側用地范圍內松材線蟲病防控,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采取即死即清進行除害處理,并及時向當地林業部門通報情況。

  清流縣人民武裝部保障科

  協調駐地部隊做好營區內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及松木包裝材料銷毀,依規定對所轄區域內死亡松樹進行清理除害(每年3月底、12月底前各清理1次,4-8月每2月清理一次),并及時向當地林業部門通報情況。縣委宣傳部門要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單位開展疫情防控公益性宣傳,加強輿論宣傳,提高全社會的防控意識。

  省屬及縣屬國有林場負責各自經營區范圍內疫情監測、預防和除害工作,包括死亡松樹調查、采樣、清理及除害;誘捕器掛設及松墨天牛收集、匯總、上報;疫情調查、除治性與預防性采伐。及時向縣林業局上報疫情監測數據。

  縣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縣大豐山省級森林公園工作站要落實疫情監測普查,抓好日常監測,做好專項普查。

  縣保險公司要按照《福建省森林綜合保險承保理賠業務規程》有關規定做好勘驗、理賠工作,確保賠付及時、足額,提供優質、滿意的理賠服務。

  (三)防控機制 

  一是將松木防控工作納入林長制工作考核,林業部門內部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形成聯防聯控合力,提高防控成效。二是充分發揮森林保險作用,加強與保險等有關部門溝通協調,進一步理順并推動森林綜合保險工作。三是加強與毗鄰縣(市)的聯系,協調完善與周邊縣、市的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通報及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周邊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除治。

  (四)資金籌措 

  根據福建省下達防控目標責任要求,松材線蟲病防控經費應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按照地方投入為主,上級補助為輔的原則,在積極向省上爭取專項補助的同時,各鄉鎮(場)和林業部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加強對防控經費使用管理,建立有效的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確保轄區內防控工作順利開展。鼓勵承保受益方依規向森林綜合保險提出理賠。

  (五)宣傳培訓 

  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培訓、鄉鎮圩天、廣告牌等多種手段,宣傳松材線蟲病危害性,普及防控知識、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防控意識。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會議做好基層監測和防治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特別是做好鄉鎮(場)和村級監測員、護林員的培訓,提高防控成效。

  (六)督導檢查 

  縣林長辦公室將于年底對各鄉鎮(場)防控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進行通報。對領導到位、責任落實、防控任務目標完成好的鄉鎮(場),予以表彰;對不能認真履行責任,沒有完成防控任務目標的鄉鎮(場),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